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九二六章 硬是要得(7/8)

作者:楞个哩嗝楞
、双一流,实实在在的名校。

像何小萍这种情况,那自然是退档,等孩子生完了、养大了,以后再考。但更好的办法,自然是留档,保留学籍,延迟入学。

这当然很难操作,但王言并不是没有办法。他混了这几年,已经是令人厌恶的、该死的有关系的人。即便他多是在军中、在文坛,但也不是找不到认识的人,只要舍得下脸,没什么大问题。

刘峰的事不过是一个小插曲,林丁丁的离开更不是多么重要的,王言仍旧做着他的事。给郝淑雯、萧穗子写信,每天继续的写作‘中国英雄’系列,即便已经出版有几年,但人民文学的总编同他说销量仍然很好,爱看的人很多。因为每个英雄的高光时刻,都是值得回味的。

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,这更像是‘爽文’,虽然很多人都已经去了,让人悲伤,但也让人热血沸腾。

所以很多人都爱看,老一些的认识字的,还有岁数小的能勉强自己读书的,甚至于不能自己读书的,都有人改编了故事出了画本,一两毛的卖给孩子们看图。

这当然是渗透价值观的,岁数大了看热闹,岁数小的,那可就看到心里了。从这方面来说,作为一个输出文字的作家,王言是相当成功的。他写的多,铺的广,受众多,影响就大。事实上在人民群众的心里,奠定他文学地位的‘11军‘、’14军’,其实并没那么好看,因为阅读门槛高了一些,也太长了一些。

这也是王言为什么继续的写‘中国英雄’,只要人民爱看,他就爱写,闲着也是闲着嘛。

而且在九月的时候,恢复稿酬的文件已经出台公示,著作稿千字2到7元。王言著作四百多万字傍身,且有‘11军‘、’14军’两部重量级长篇巨著奠定文坛地位,他的稿费自然是顶格的千字七元。

以前由解放军文艺发布的不算,后来北京文学发布的也没算,王言都没要,因为并不多,只可着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家来,因为他的书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的。

虽然还没有市场经济,但是在以前人民文学出版王言的书就已经爆卖,数次加印,包括最早的一册‘中国英雄’,现在还加印呢,经过他们统计的,王言目前的所有书加一起,已经超过千万册。

所以这一次恢复稿费,人民文学哪里有多余的废话,何况王言是军方的人,还是已经立住的文坛大家,给钱当然是痛快的,所以王言收到了汇款的三万块,77年的三万。这还是只有纯粹的稿费,而没有印数稿酬,如果有的话,加印一次王言就赚一次。

这个印数稿酬,要到80年才会恢复。到了那时候,王言以后就可以不时的收一些钱,而且还不是小数目。毕竟到了八零年,少说他得有七百万字傍身。‘中国英雄’写的实在顺手……

另一方面,老廖和方宏民又一次的组合进京录音,‘强军战歌’也推广开来。人民群众、以及军人等等,都是爱听的,因为旋律简单、明快有力,这是符合传播条件的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。

京城的,以及其他地区的军方领导,他们却是知道歌曲背后故事的。发酵了这么久的时间,王言的那一本‘我见’已经被军政大学出版,内部发行,当然也没少了王言的稿费。很多高级领导认为,虽然王言写的夸大其词,不切实际,但是其中描绘的战争场面,以及各种武器,还是有很强的娱乐意义的……

这当然是不可能的,怎么可能这么草率,尽管这确实是一小部分原因。更多的,其实还是王言写的有关政治思想工作的接近‘理论’的内容,那是很实用的,军委、中央都说好。

还有一点,就是王言并没有唱赞歌,毕竟他都写着要整编、裁军,还有什么军队后勤之类的提出意见,那么必然是有相应的对现有的军队的一些批评的。比如臃肿、后勤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