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多喜(2/5)

作者:徒己
了“宋”,实质上,内核已经不是宋的存在了。

那么,更改一些旧的规章,也在所难免。

事实上,南宋的臣民,在法理和情感上将北宋、南宋视为一体,如今真的北进中原、还于汴梁了,南宋原有的势力,也仅仅占了朝中半数左右而已。

再说,这十来年,郭默的麾下,无论是在军中,还是在地方,他施行的新政还少吗?

果然,当郭默将关于帝陵修建的章程草桉提出之后,内阁中在汴梁城的几位,连犹豫都没犹豫一下,就全数通过了。

最终,由耶律楚材亲自起草,两日后就明发天下。

赵扩也第一时间接到了消息,高兴之余更是感慨万千,自己的儿子真的太强势了,这才是一代帝王的风采啊!

随即,老赵扩就领着一位工部的侍郎和匠作监的大匠,还有钦天监的人,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汴梁城,到巩义皇陵去了。

郭默心里明白,这是老爹故意为之,不想亲眼见到众臣迁都去中都城的情景。

属于他的时代,已经过去了。

……

武群臣,在一万“虎贲军”的护卫下,旗帜鲜明地向北而去。

其实,早在两个月之前,中枢各部就纷纷派出了先行人员,前往中都城把各自衙门搭建了起来。

由于礼部尚书程珌和工部尚书赵建大,这三年半就一直待在中都城里,因此,这两个部委绝大多数的官员,早就在中都城里办公了。

过了黄河,河北大地、一路畅通。

从汴梁北上中都的驰道,也在数万战俘的努力下,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彻底修缮完毕了。

南北双向,可以同时并排跑下六辆马车,如果是大军过境,十列骑兵并行都能快速行进,互不干扰。

大名、恩州、河间、中都,一千三百多里地,一万多人整整走了十五天,才看到中都城的南城门。

“此城门,今后就称为‘永定门’吧——”

旁边自有随行的起居舍人,将郭默的话记录了下来,以便于事后交给有司,按谕修正。

南城门外,早已接到消息的中都城内的一众文武官员,在礼部尚书程珌和“靖难”军都统制郭靖的率领下,一大早就候在了城门处。

原本他们是想出城三十里相迎的,被郭默给拒绝了,他可不想为了这些虚礼而兴师动众、劳民伤财。

郭默同“虎贲”军在一起,骑在高头大马之上,而后宫众人,则在黄蓉的率领下,走在队伍的中间,唯独长子郭逸跟在郭默的身后。

已经过了十一岁生日的郭逸,越来越有人君的风范,一抬手一投足,比郭默这个老爹讲究多了。

注定是郭默的继承人,郭默已经私下里,将祖传的“太祖长拳”和“盘龙棍法”传授给了郭逸,至于将来能够达到什么程度,就看郭逸他自己的造化和努力了。

“臣等恭迎陛下——”

今日迁都中都城,乃是大宋朝的头等大事,黑压压跪倒了一片。

“众卿平身——”

短短四个字,郭默似乎根本没有大声说话,却让城门内外数万名臣民听得清清楚楚的。

郭默今日骑在一匹神俊的白色战马上,浑身上下连一根杂毛都没有,而郭默自己则穿了一套银色的战甲,猩猩红的战袍披在身后,随风飘展。

“虎贲”军留下一千名将士,接管了“永定门”的防御。

其他官员和将士,连同中都城中出来迎接的人,簇拥着郭默一行,继续向城内走去。

“此城门,今后可称为‘正阳门’——”

新的皇宫和与之相配的城门,都是按照郭默给的草图建造的,位置、结构和规格,大体都标注了出来。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(←快捷键) <<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>> (快捷键→)